原标题:
回望在《中国诗词大会》与伙伴们谈论诗词,与高手们PK诗词的美好时光,我不禁吟出那一句: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是的,在那一段时光,日日都在享受诗词的盛宴。
和少儿团的小伙伴们虽是初识,我们却因诗词而一见如故。记得第一次录完节目乘车回宾馆,已是夜里11点了,大家都昏昏欲睡地靠在椅背上,“浔阳江头夜送客……”不知是谁喊起了一句诗,伙伴们便来了精神,“腾”地一声从椅背上弹起,接上一句“枫叶荻花秋瑟瑟”,车里顿时热闹了起来,应答声一句紧接一句,一联紧跟一联,整齐清脆的吟诵声划破了夜的寂静……一车琅琅的诵诗声载着我们穿过《琵琶行》的浔阳江头,走过《长恨歌》的云雾仙境,跨越《木兰诗》的塞外奇景,领略《燕歌行》的异域风光,直到回了宾馆,我们才意犹未尽地合上了嘴。
幸运地冲出百人团后,我又有了和大人高手们朝夕相处的机会。化妆间里,哥哥姐姐们随时张口就能玩起飞花令, “玩‘桃’”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管桃飘与李飞”……大家你来我往,短兵相接,精彩至极。那时,我觉得自己正和一群最有诗意的人在一起,幸福极了。
更幸运的是,因为诗词的缘分,我不仅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董卿、康震、蒙曼、郦波、王立群等几位老师,还能在同一个舞台上近在咫尺地聆听老师们讲述千百年前诗人的故事、解读每首诗的意境、挖掘每一句诗的内涵。站在舞台上,我一点都不紧张,因为我没有把它看做一场比赛,而是如董卿老师所言:我们是来以诗会友、谈论诗词、感悟诗心的。
中国诗词大会录制期间的十六日十五夜,每一天我都在诗意中度过。最后一期录完节目,已是凌晨六点半,初诞的红日照亮了大地,阳光从车窗透射下来,也照亮了我的人生。这期《中国诗词大会》虽然结束了,但我的诗词之旅不会结束,它会一直与我的人生,相伴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