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之后气温温降低、寒气袭人,阳气潜藏、阴气盛极。在中医中,季节与人体五脏相对应,冬与肾对应,专家提醒,立冬后做好冬季养生重点在养肾。
“立冬”节气过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来临。俗话说冬季进补来年打虎,要打虎不要得病,过好冬季是关键。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起居调养应以“养藏”为主,建议早睡晚起,饮食上多吃滋阴的食物,可以开始适当进补。
寒冷的冬季,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各种疾病席卷而来。冬季防病四原则:避免伤寒,强壮阳气,注意闭藏和避免发散。
立冬后,就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中国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在寒冷的天气中,应该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这样,不仅能使身体更强壮,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贺冬亦称“拜冬”,古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立冬则有吃水饺的风俗。立冬时,包饺子,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 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所以《礼记》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说法。冬至,中国古有“冬至节”的风俗。
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
四野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备收藏。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昨夜清霜冷絮裯,
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
惟有黄花不负秋。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